本文目錄一覽:
1、如何提高口譯技巧2、口譯技巧3、八大口譯技巧4、提高口譯的技巧5、口譯的特點及其技巧6、口譯訓練方法技巧 口譯訓練方法技巧是什么1、翻譯時注重詞匯習得和記憶的完整性
根據認知理論的信息處理原則,學習者作為認知活動的主體,對于現有的知識結構在認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言語理論的認知過程中,語言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能貴語言輸入進行感知、領會、攝入與綜合,當前輸入的言語信息要與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相關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記憶中的有關信息,就不能或難于實現對言語的理解,更不用說用譯語來進行再創造了。
口譯要求學生具有把聽到的詞、詞組或句子記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然后作為一個意義整體記存起來,最后用譯語進行信息切換的能力。這要求口譯人員適應英語的語流,善于對連貫的英語表達作出快速反應,捕捉其大意。英語單詞的音、形、義是相互依賴的整體,所以在習得詞匯時一定要有多種感覺器官一起參與,加強對大腦的刺激,提高記憶活動的效率,為快速聽音過程中的準確理解奠定基礎。
2、加強口譯技能訓練
口譯考試之所以難度較高,是因為它同時測試了考生的聽解能力、口譯能力、快速反應能力、翻譯能力、筆記能力和將筆記上的內容復原成完整句子的能力。簡言之,口以考試難就難在“智力協調運作。”因為每一項能力對考生來說都已經是一種挑戰,更不用說把他們綜合起來,均衡處理了。
造成口譯考試表現不佳的原因有時并不是語言素養的欠缺,而是技能訓練不到位,導致考生疲于應付,顧此失彼,忽略了原語中的主要信息點,譯錯或者卡殼。所以,若想在口譯考試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平時的技能訓練也不可掉以輕心。
3、加大輸入,提高英語表達的自動化程度
口譯考核學生英漢雙語的轉換能力,即通過聽音獲得信息,經過思維對獲得的信息加工和重組,然后用譯語輸出。這項任務只有在很強的口頭交際能力之下才能完成。如果說英譯漢的關鍵在于抓住意義,那么漢譯英的要害則在于表達的完整和通暢。
要想譯出清晰、準確、地道的英文句子,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透徹了解和掌握英語族人的思維方式,再進行有效的模仿,因為一切語言活動都是從模仿和記憶開始,然后慢慢進入創造性活用的階段的。長期不懈的模仿和記憶,能夠提高講話的速度和表達的自如性,建立心理優勢,排除焦慮情緒。
1,增詞法 指在翻譯時按照意思或語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以便更通順地表達原文的內容
2,減詞法 指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省略無關緊要的詞語,避免拖泥帶水,特別適用于長句結構的簡化處理
3,轉性法 根據目標語言的習慣進行詞性轉換,常見的有名動,介動,形動,形副等
4,轉句法 英語中的某些用作狀語或定語的詞組,或者名詞詞組,往往包含豐富的寓意
5,分局法 把長句或短語轉化成句子,分開來敘述
6,合句法 英語中從句套從句,可以用中文把兩個更多或者更多句子合譯成一個句子
7,轉序法 指適當轉換句子順序等以上技巧
八大口譯技巧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八大口譯技巧,分別是增詞法、減詞法、轉性法、轉句法、分句法、合句法、轉序法、同主句及枝形結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一、增詞法
增詞法是指在翻譯時按照意思或語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 以便更忠實、 通順地表達原文思想內容。恰當地使用增詞法技巧, 會使翻譯出來的句子更加通順自然, 符合目標語言習慣。
例句: 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e.
譯文: 晚上, 在參加宴會、 出席音樂會、 觀看乒乓球表演之后, 他還得起草最后公報。
二、減詞法
減詞法是指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省略無關緊要的詞語, 避免拖泥帶水。特別適用于長句結構的簡化處理。
例句: 我深信, 我們兩國的互訪不僅有利于兩國之間關系的改善, 而且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譯文: I am fully convinced that the exchanges of visits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are conducive not only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relations, but also to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三、轉性法
轉性法是指在翻譯過程中, 根據目標語言的習慣進行詞性轉換。常見的轉性有名動、 介動、 形名、 形副等。從語義認知角度來看, 詞性的轉變作為語法變化, 是由語義結構中的變化引起的。
例句: Vancouver is largely British in character with some Chinese influence.
譯文: 溫哥華主要以英國文化為特色, 同時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四、轉句法
英語中的某些用作狀語或定語的詞組, 或者名詞詞組, 往往包含豐富的寓意。有時, 把原文詞組的內容連同其形式一起翻譯成地道的漢語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 我們需要把這類詞組(有時甚至是單詞)轉譯成一個句子。漢語中也有這樣短小精悍、 含義豐富的詞組, 因此, 在漢譯英時也要用到這種翻譯技巧。
例句: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國保持統一的前提下, 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50年不變。
譯文: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in China, a unified country, the mainland practices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Hong Kong’s existing capitalist system and way of life will remain unchanged for 50 years.
五、分句法
有時英語長句中主語或主句與修飾詞的關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譯時可以按照漢語多用短句的習慣,把長句的從句或短語轉化成句子,分開來敘述。
有時為了使語意連貫, 需要適當增加詞語。
例句: 我們的展示內容包括中國在教育、 文化、 建筑和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并介紹首都北京和被譽為東方明珠的上海的新貌。
譯文: Our exhibits involv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education, culture,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will show you the new outlook of Beijing, the capital city, and Shanghai, which is crowned as the “Oriental Pearl”.
六、合句法
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不完全相同,盡管英語句子日趨簡潔,但是從句套從句,短語含短語的句型也經常出現。
一般而言,一個英語句子的信息包含量要大于一個漢語句子,因此, 我們在做漢譯英的`時候,常常把漢語的兩個甚至更多句子,合譯成一個英語句子。
當然,使用合句法還可以使譯文緊湊、 簡練。
例句: 他用辛辛苦苦攢了五年的錢買了一架照相機。然后, 他帶著它走遍全國, 拍攝了許多山水風光、 亭臺樓閣的照片。
譯文: After saving hard for 5 years, he bought a camera, with which he then travelled around the country and took numerous pictures of landscapes, pavilions, mansions and terraces.
七、轉序法
轉序法是指翻譯長句時,在掌握句型結構及邏輯結構的基礎上,適當地轉換句子順序。
一般而言, 筆譯中用轉序法更為常見。
口譯中只有針對特定模板結構時才可使用轉序法,否則會和筆記符號順序相反,造成譯文無序或亂序。
例句: Shenzhen is a 20-year-old high-tech city of four million people opposite Hong Kong.
譯文: 深圳與香港遙遙相望, 是一座有著20年歷史以及400萬人口的高科技城市。
八、同主句及枝形結構
同主句是新東方的獨創,主要針對長句,是指主語相同的句子或可譯為相同主語的句子。
處理這種句子的主要方法是進行從句、分詞結構和介詞結構的切分。
;
口譯是一種實踐性很強應用性很高的工作。而口譯工作對譯員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想要提高口譯,基本的一點就是提高口譯的速度。
口譯員在平時應該進行口譯訓練以提高口譯速度,以下敘述提高口譯速度的幾種技巧。
一、集中精力聽懂原文的意思
口譯首先得聽懂原文的意思。聽懂原文的意思是做好翻譯的第一步。根據不同的題材應該采取不同的聽力方法。
而為了提高譯員的聽力獲取信息的速度,譯員平時應訓練聽力的速度,在口譯中,翻譯的記憶力表現在兩個方面。
(1)是必須記住大量的詞匯,以便口譯時能脫口而出。這一點主要涉及到長時記憶。(2)是必須在短時間內把別人在一段時間內講的話盡可能詳細地表述出來。這一點屬于短時記憶的范疇。
二、口譯筆記
在口譯過程中,由于時間是緊迫的,對譯員的記憶表達能力要求相當高,為了保證質量的翻譯效果,筆記是一個有效的提高速度的技巧。
筆記有利于幫助記憶,有的翻譯信息內容復雜繁冗,數字較多,專有名詞術語,如果不記筆記,譯員難以儲存所有的信息在頭腦中,最后會導致翻譯的信息不完整,不準確。
口譯筆記不同于課堂筆記或會議記錄。在時效性方面,口譯筆記只供譯員現場翻譯使用,而課堂筆記或會議記錄則需要保留較長時間。
在做口譯筆記時應該保持簡潔,條理清晰的原則。做筆記就是譯員在專心聽取發言,理解發言的同時,把講話的重要信息(包括講話的主題,要點,涉及的日期,地名,人命等)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記錄下來的過程。
三、對翻譯內容進行預測
為了提高翻譯的速度讓譯員及時表達出翻譯的內容,譯員可以通過對翻譯的內容的預測首先要求譯員對翻譯的場合有所了解,應該了解翻譯的背景知識。
在進行口譯時,就可以根據口譯根據會議的主題進行預測在很多時候預測是因為句子過長,不能及時聽到整句話的意思,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進行斷句,或者根據句首猜測整句話的意思。
四、口譯表達技巧
口譯表達是口譯的最后一個環節,它直接影響著說話方和聽話方之間的交流,也會影響到交際雙方對譯員的信任程度。
譯員應當擺脫原文本身的束縛,將源語的詞語和意思分離。最重要的是讓口譯員開口講話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意思。
另外,譯員可能在表達過程中可能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譯員可以運用其它的口譯技巧,如詢問,重復或者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迂回的表達源語含義等等,盡量表達理解了的內容,而且強調表達的內在邏輯和關聯性,可懂程度和準確度以及流暢性。
五、利用身勢語幫助口譯
口譯是一個現場進行的翻譯活動,有時僅僅口頭表達是不夠的,而必須借助外界條件來幫助表達翻譯的內容。在翻譯有感情色彩的文體時,譯者也可以用相應的身勢語言來表現。
總之,口譯的速度直接影響到口譯的質量。口譯的速度是口譯成敗的標準之一。
1.
、目的性強
商務英語目的性很強,涉及國際商務活動的各種規則和操作程序,如商務會晤、商務談判等,商務英語的語言形式、詞匯、內容和專業密切相關,語言形式比較固定,詞義相對較窄,但是不同的是商務英語用詞講究簡單易懂,比較正式和規范,商務英語具有國際通用性語言,表達要明確,不能出現含糊不清的地方。
2、難度較大
口譯一般都是現場進行翻譯的,這一點就決定了口譯的難度性較大,而口譯的對象就是現場的聽眾,無論什么樣的口譯,都要求一步到位,同時,口譯是一個要及時反映出效果的復雜過程,議員必須獨立進行一次性翻譯,沒有足夠的時間反復推敲,更不可能求助于他人,所以說商務口譯難度較大。
3、對譯員的要求高
口譯是聽力、快速思維反應以及迅速口譯表達多項能力的結合,只有綜合平衡發展多項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順利完成口譯工作,高水平的英語口譯人才的培養需要科學的方法和長期的堅持,同時也要求口譯人員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口才。如果知識英語專業不許商務類專業則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商務英語口譯員。
4、對商務專業背景要求高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取向,文化與語言密切相關,對口譯工作的影響很大,議員在實際口譯工作中的另一個困難是對英語的理解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維的差異,語言表達,不盡相同,所以議員應當有淵博的知識語言。
商務英語口譯的技巧
1、要先了解中心思想。
我們從事商務英語的口譯工作,那么,首先就是要了解這次任務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當我們了解了大致的目標,在搜索詞匯的時候,就會有的放矢,讓整個過程比較順利。
2、學會進行綜合分析。
在商務英語口譯中,我們應該進行綜合分析,對于整個句子的理解要從大的方面去思考,并不是一定要每個詞匯都不遺漏,而是應該將對方想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3、平時注重聽力練習。
我們如果想要在口譯的實踐中發揮好,那么,就應該進行大量地聽力練習,做到堅持不懈,每天都做一些語言聽說方面的訓練,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才能在商務英語的口譯中得心應手。
4、要注意將視聽結合。
我們在練習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對聽力的練習,還要進行視覺方面的練習,因為,用眼睛看能夠更加幫助我們吸收,而聽覺的吸收非常有限,所以,二者結合是非常好的效果。
5、注重抓住關鍵詞匯。
每句話都有關鍵詞,對于這些關鍵詞,當然應該全力以赴的準備,然后根據關鍵詞就可以分析出來講話者的具體想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圍繞關鍵詞讓口譯表達更加準確。
6、有選擇性進行記錄。
在口譯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可能遇到一個問題,講話者中間不間斷,口譯者就非常麻煩,如何解決呢?那就是要平時學會速記的本領,這種速記能夠讓我們對聽到的內容進行選擇性記錄要點。
7、要學會提前進行預判。
在口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提前的預判,對于語言的預測,對于句子或者語言環境的預測,對于一些問題的預判,以及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預測,可以先行一步。
提高商務英語的技巧
1、投資我們的時間和心智。我們并不傻,有足夠的智慧和大腦空間來消化儲存那些ABCD.別人能學會,我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于投資自己的時間。上帝賦于我們每日24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7小時,三餐飯2小時,莫名其妙kill2小時,無論如何應有1小時來學習。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做事;越閑越懶散的人,越找不到時間來做事。
2、要從心底滋生出一種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把學英語當成一個開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著頭皮、頭懸梁、錐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從簡單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書(生詞量不超過30%)悉心研讀,默識揣摸,就會有收獲感,嘗到甜頭,進而信心更足,如開始就啃一本詞匯量太大,沒有詞典看不下去的書,只會扼殺學習興趣,降低情緒,最終放棄。
3、要有自我約束力,且稱之為“心力”吧。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蚊蟲冬又冷,背起書包待明年。總有一些理由不學習。這樣下去,我們的英語之樹永遠長不大。古人云:“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藝術中,有一組大型佛雕《牧牛圖》,描繪了一個牧童和牛由斗爭、對抗到逐漸融合、協調,最后合而為一的故事。佛祖說:“人的心魔難伏,就象牛一樣,私心雜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煉他們,馴服他們,以完美自已的人生。”我們學英語也一樣,要能夠馴服那些影響我們學習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種誘惑,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4、要有信心。英語不過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一種說話習慣而已。我們要堅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絕不會“付出的愛收不回。”
5、要有實際行動。一個真正的馬拉松運動員絕不會空等奧林匹克金牌從天下掉下來,現在就行動起來。
6、要有連續性、持續性。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時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英語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在完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如果等到忘記了再來復習,就象又學新知識一樣,那么,我們就永遠是初學者,雖然在辛辛苦苦地燒開水,卻難品味到其甘潤。
1、聽力與理解訓練,在聽力與理解訓練中,邏輯訓練將作為主要內容,并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口譯的關鍵是對原語的聽和理解。這里的聽與我們通常所說的“聽”不同。譯員“聽到”的不僅應該是他或她感興趣和熟悉的內容,而且應該是他或她不感興趣和不熟悉的內容;不僅應該“聽到”信息,而且應該“理解意思”以產生目標語。
2、短文記憶,這是一個快捷有效的方式,主要通過精選一些具有相關背景知識的段落或短文,要求這些內容有連貫性,讓口譯人員在練習記憶框架的同時,學習到特定行業多方面的知識。
3、外語自語,為了使口譯者能流利地說外語,口譯人員平時應該用外語自語,想到什么講什么,看到什么說什么,可以形容眼前每一樣事物,回憶以前所發生的事情,內容也可以隨著自身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加深。
標簽:口譯做口譯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