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男人的天堂网站,美女爱爱天堂网,女优午夜影院,日本光纤性生活一级品

您好,歡迎來到深圳市優意通翻譯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
18520839759
深圳市優意通翻譯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詳情
公司簡介 公司資質 企業文化 質控體系 經典案例 新聞中心

口譯過程(口譯過程中的記憶對象)

發布時間:2023-01-06 11:13:57 瀏覽次數:1230
口譯過程(口譯過程中的記憶對象)

本文目錄一覽:

1、英語翻譯人員口譯過程中如何處理口音問題2、口譯的特點及其技巧3、上海中級口譯口試過程4、成為一名同聲傳譯需要哪些步驟(請詳細一些)5、如何掌握英漢口譯的技巧

英語翻譯人員口譯過程中如何處理口音問題

一、國內不同地域都會存在一些口音的問題,比如,南方與北方的說話口音就有非常明顯的差別,這種現象在國外也是很普遍的,例如倫敦、巴黎的人們不一定可以聽懂來自約克夏、美國的中西部人們的發言。因此口譯譯員需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同時日常也需要有此方面的訓練。

二、經驗的積累不僅是需要日常的培訓與訓練,最好是有實際的交談過程,多和國外不同地區的人群接觸和交流,了解當地發音特點,融入當地的風俗人情當中,對日后的口譯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三、專有名詞的發音特點不同地域表現也是有差別的,譯員需要對此有所了解,專有名詞的發音特點這方面知識,對譯員在口譯過程中有非常大的幫助,例如常見的姓名,地名,商品名稱的發音特點。假如對此不是特別了解,那么翻譯譯出來很難聽懂。所以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懂得當地的習俗是很重要的。

口譯的特點及其技巧

1.

、目的性強

商務英語目的性很強,涉及國際商務活動的各種規則和操作程序,如商務會晤、商務談判等,商務英語的語言形式、詞匯、內容和專業密切相關,語言形式比較固定,詞義相對較窄,但是不同的是商務英語用詞講究簡單易懂,比較正式和規范,商務英語具有國際通用性語言,表達要明確,不能出現含糊不清的地方。

2、難度較大

口譯一般都是現場進行翻譯的,這一點就決定了口譯的難度性較大,而口譯的對象就是現場的聽眾,無論什么樣的口譯,都要求一步到位,同時,口譯是一個要及時反映出效果的復雜過程,議員必須獨立進行一次性翻譯,沒有足夠的時間反復推敲,更不可能求助于他人,所以說商務口譯難度較大。

3、對譯員的要求高

口譯是聽力、快速思維反應以及迅速口譯表達多項能力的結合,只有綜合平衡發展多項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順利完成口譯工作,高水平的英語口譯人才的培養需要科學的方法和長期的堅持,同時也要求口譯人員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口才。如果知識英語專業不許商務類專業則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商務英語口譯員。

4、對商務專業背景要求高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取向,文化與語言密切相關,對口譯工作的影響很大,議員在實際口譯工作中的另一個困難是對英語的理解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維的差異,語言表達,不盡相同,所以議員應當有淵博的知識語言。

商務英語口譯的技巧

1、要先了解中心思想。

我們從事商務英語的口譯工作,那么,首先就是要了解這次任務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當我們了解了大致的目標,在搜索詞匯的時候,就會有的放矢,讓整個過程比較順利。

2、學會進行綜合分析。

在商務英語口譯中,我們應該進行綜合分析,對于整個句子的理解要從大的方面去思考,并不是一定要每個詞匯都不遺漏,而是應該將對方想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3、平時注重聽力練習。

我們如果想要在口譯的實踐中發揮好,那么,就應該進行大量地聽力練習,做到堅持不懈,每天都做一些語言聽說方面的訓練,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才能在商務英語的口譯中得心應手。

4、要注意將視聽結合。

我們在練習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對聽力的練習,還要進行視覺方面的練習,因為,用眼睛看能夠更加幫助我們吸收,而聽覺的吸收非常有限,所以,二者結合是非常好的效果。

5、注重抓住關鍵詞匯。

每句話都有關鍵詞,對于這些關鍵詞,當然應該全力以赴的準備,然后根據關鍵詞就可以分析出來講話者的具體想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圍繞關鍵詞讓口譯表達更加準確。

6、有選擇性進行記錄。

在口譯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可能遇到一個問題,講話者中間不間斷,口譯者就非常麻煩,如何解決呢?那就是要平時學會速記的本領,這種速記能夠讓我們對聽到的內容進行選擇性記錄要點。

7、要學會提前進行預判。

在口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提前的預判,對于語言的預測,對于句子或者語言環境的預測,對于一些問題的預判,以及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預測,可以先行一步。

提高商務英語的技巧

1、投資我們的時間和心智。我們并不傻,有足夠的智慧和大腦空間來消化儲存那些ABCD.別人能學會,我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于投資自己的時間。上帝賦于我們每日24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7小時,三餐飯2小時,莫名其妙kill2小時,無論如何應有1小時來學習。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做事;越閑越懶散的人,越找不到時間來做事。

2、要從心底滋生出一種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把學英語當成一個開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著頭皮、頭懸梁、錐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從簡單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書(生詞量不超過30%)悉心研讀,默識揣摸,就會有收獲感,嘗到甜頭,進而信心更足,如開始就啃一本詞匯量太大,沒有詞典看不下去的書,只會扼殺學習興趣,降低情緒,最終放棄。

3、要有自我約束力,且稱之為“心力”吧。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蚊蟲冬又冷,背起書包待明年。總有一些理由不學習。這樣下去,我們的英語之樹永遠長不大。古人云:“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藝術中,有一組大型佛雕《牧牛圖》,描繪了一個牧童和牛由斗爭、對抗到逐漸融合、協調,最后合而為一的故事。佛祖說:“人的心魔難伏,就象牛一樣,私心雜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煉他們,馴服他們,以完美自已的人生。”我們學英語也一樣,要能夠馴服那些影響我們學習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種誘惑,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4、要有信心。英語不過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一種說話習慣而已。我們要堅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絕不會“付出的愛收不回。”

5、要有實際行動。一個真正的馬拉松運動員絕不會空等奧林匹克金牌從天下掉下來,現在就行動起來。

6、要有連續性、持續性。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時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英語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在完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如果等到忘記了再來復習,就象又學新知識一樣,那么,我們就永遠是初學者,雖然在辛辛苦苦地燒開水,卻難品味到其甘潤。

上海中級口譯口試過程

候考前:口試當天,你需攜帶:筆試準考證,口試證,身份證。(外加一個紙條,貌似是保證不作弊簽個名的紙條,這個是隨口試證一起給的,如果忘記了,口試當天候考室外也也可以領取。)

走入候考室前,會有門口的老師收取你的簽名紙條,用信封把你已經關機的手機封掉,檢查你的三證。然后你進入候考室。

候考時:選擇候考室前兩排以外的座位坐下,講臺上有老師叫號,叫完一批,那一批人就坐到最前面去,按組號就坐。等這一批人的前一批(他們在候考室外的一個小教室)去小考場了,這批人就可以進小教室了。小教室里仍然按照組號就坐,老師核對三證,然后分發口語題,這張口語題的紙頭是不可以寫字的,如要做筆記可以寫在口試證上。(個人建議不要寫筆記,在心里準備效果會更好,進考場時牢記小框架就可以了!)口語準備時間大概三五分鐘,然后就從小教室出來,進走廊,按照自己的組號尋找小考場,如果你的前一位還在考試中,你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等待即可。等前一位考完了,你就進去開始自己的考試。

考試中:當老師示意你開始的時候,你就開始講自己的名字和準考證號碼(即筆試準考證號),說完了就直接開始說你的口語題。一般來說,你原先準備的口語是說不完的,老師會適時打斷你,然后他就會放口譯題的磁帶,給你一張紙頭作筆記用,然后你就開始翻譯啦!翻完了,考試結束~

補充:在候考室里叫號碼的時候,你可以留意一下離開你口試號最近的那個號碼是多少,比如是480,而你是483,那么你就是在那批人后的第三批考試。叫號碼是分段叫的,所以不用緊張,安排時間去個洗手間,即使錯過了也沒關系,老師會在下一批把你叫上去的。此外,如果口試證上寫你的候考室在3號樓,那么你的候考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兩個半小時,如果寫的是逸夫樓或者其它什么地方,那么可能就要再長一些了。不過總體來說需要等很長時間的都是少部分,呵呵。

我記得錄音是從你說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碼的時候就開始的。

口語題其實很大程度上有帶動你自己進入狀態的作用,說著說著你就會放松一些不那么緊張了。

至于打分,我不清楚口語打分是怎樣的,不過應該不復雜啦,一般口語不會有問題的~但是翻譯部分打分是隨你翻譯的時候同時打分的,換句話說,其實你在結束考試走出考室的那一刻其實已經出結果了。

不過我覺得不用太在意他的打分,也不要太在乎老師對你的態度如何,這樣會分心的,考試時一定要集中精神才可能發揮出最佳狀態啊,呵呵。

成為一名同聲傳譯需要哪些步驟(請詳細一些)

1、同聲傳譯的概念

口譯按工作方式分為連續(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傳譯、逐步傳譯)和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同聲傳譯因為與發言人同步進行翻譯,無須占用會議時間而受到了會議組織者的歡迎,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流行于許多國際組織。所謂同聲傳譯指的是用一種語言(譯入語)把另外一種語言(原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以與原語發言人幾乎相同的速度,用口頭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式。近年來,世界很多地方稱這種翻譯為“會議傳譯”(conference interpreting)。在大多數情況下,同聲傳譯是通過會議設備來完成的。譯員坐在特制的口譯箱里,通過耳機接聽發言人的講話內容,隨即通過麥克風把原語發言人的講話內容用譯人語傳達給大會的聽眾,聽眾則利用耳機選擇所需要的語言頻道,接受翻譯服務。

與交替傳譯相比,同聲傳譯具有以下優點:(1)在同聲傳譯中,發言與翻譯同時進行,不占用會議時間;(2)同聲傳譯可以利用電子設備,在同一時間內對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3)在大型國際會議中,譯員有時可以事先得到發言稿件,早做準備,提高翻譯的準確率。因此,現在國際上的會議,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聲傳譯的方式進行。

同聲傳譯又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常規同傳:在翻譯中,譯員沒有稿件,靠耳聽、心想、口譯來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同聲傳譯工作。(2)視譯:譯員拿到講話人的書面講話稿,一邊聽講話人的講話、一邊看稿、一邊口譯。(3)耳語傳譯:不需要使用同傳設備。譯員一邊聽講話人的發言,一邊與會代表耳邊進行傳譯。(4)同聲傳讀:譯員拿到書面譯文,邊聽發言人念稿,邊宣讀譯文。同聲傳讀需要注意發言人在宣讀論文過程中增加及減少的內容,有時發言人也可能會突然脫稿進行發言。

2、同聲傳譯的工作程序

同聲傳譯的工作程序可能簡單表示為:

也就是原語發言人在會議廳主席臺(或會場)對著麥克風發言,同傳譯員則坐在特制的口譯箱里通過耳機接聽原語信息,同時用目的語言準確傳達原語信息,通過麥克風把信息傳達出去。面聽眾則通過耳機接收翻譯內容。在上述同聲傳譯程序中,以下幾個方面對同聲傳譯的質量會帶來影響:(1)發言人:信息發出者。其講話內容、發言速度、言語邏輯、講話口音等都對同聲傳譯員對原語的理解帶來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翻譯質量;(2)同傳譯員:同傳譯員是翻譯成敗的關鍵。同傳譯員在工作中要做到“一心多用”,聽、想、記、譯幾乎要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因此同傳譯工作極具挑戰性;(3)同傳設備:同傳譯員的翻譯結果要靠設備才能為聽眾所接受。同傳活動中,譯員要熟悉設備的操作。特別是遇到多語種翻譯要用“接力翻譯”(relay interpreting)時,更應該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同傳譯員一般要在工作前30分鐘到場檢測設備。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找有關的技術人員解決。在口譯過程中,始終應該有設備技術人員值班,以解決應急問題。

3、同傳譯員素養要求

《羊城晚報》2000年11月19日曾在頭版同日特稿中對擔任“廣東省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同聲翻譯工作的同傳譯員做了較高的評價,稱他們是“九段翻譯,技驚四座”。這一評價道出了同傳工作之難。同聲傳譯工作一向被認為是口譯工作的顛峰。因此對譯員的素養要求很高。一般來講,同傳譯員應受過專門的職業訓練并具備以下素質:

(1)扎實的雙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傳譯員應該是屬于語言敏感型的人。對語言(外語與母語)的捕捉能力要強。對于新生事物要感興趣并及時記住一些新聞新語的表達。同傳譯員在工作中是沒有時間可以考慮的,因此,平時的語言積累對造就一個成功的譯員至關重要。除了要有扎實的雙語能力外,同傳譯員還要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了能緊跟發言者,同傳譯員的講話速度一般在250字/分鐘左右,而一般發言人的語速為150字左右。因此,同傳譯員一定要“靈牙利齒”,同時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吐字清晰,語言語調流暢、利落。

(2)掌握百科知識:著名的口譯專家jean herbert曾說過,做一個好的譯員要"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好的譯員要既專才,又是通才)。同傳譯員所要翻譯的會議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所翻譯的內容涉及面寬,包括全球發展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口、環境、衛生、戰爭、和平等。因此,要求同傳譯員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越是熟悉的題材,同傳譯員的翻譯質量則越高。

(3)良好的心理素質:初步譯壇的譯員經常會覺得翻譯時“心發慌、嘴發緊”,平時熟悉的內容也有可能會譯得一塌糊涂。這主要是因為心理素質欠付佳所造成的。同傳譯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能做到“處亂不驚、情緒穩定”。同傳譯員要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鎮定。如果情緒不穩定,就會出現怯場(stage fright)現象,影響理解,影響翻譯質量,譯員甚至會出現“大腦空白”現象。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主要靠平時的打造,基礎打扎實了,自信心自然有了,有了自信心,心理狀態也便容易調整了。

(4)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同聲傳譯的技能包括三大板塊:①口譯技巧;②專業知識;③語言工夫。三大板塊中的后兩個都要求譯員要不斷地學習、積累。如果譯員對新知識的習得缺少興趣,則很難應付日新月異變化的翻譯題材。

(5)團隊合作精神:專業化的同聲傳譯工作一般都是2-3人一組,一人做20分鐘左右,另一人再接過來,輪流進行。這就要求,同傳工作不僅僅要求譯員個人素質好,還要求譯員之間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互相配合,做好整個翻譯工作。團隊合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分工:可以按各個譯員的優勢進行分工,這樣可以在翻譯過程中做到取長補短;②譯前準備工作:分頭進行準備工作,然后互相交流,節約時間,提高效率;③輪空休息的譯員應幫助在線譯員做好輔助工作,包括筆記、清除干擾、監視設備等。總之,在同傳翻譯過程中,譯員要互相體諒、互相支持。

(6)職業道德:譯員應該遵守會議譯員職業道德規范。如:保守秘密、保持中立、準確翻譯等。譯員應嚴格遵守《國際會議口譯工作者協會關于職業道德準則的規定》。譯員不應該對會議發言人進行任何評論。另外對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翻譯任務不應該接受,哪怕報酬很高。一旦接受了翻譯任務,就要按時、按質完成。要表現出良好的業務水準(professionalism)。

4、同聲傳譯基本原則

同聲傳譯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技術。因此,有一定的基本原則可以在翻譯中遵循,以達到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譯工作。在同聲翻譯,特別是漢英同聲翻譯工作中,以下幾條可以作為指導我們進行翻譯的原則:

(1)順句驅動:在同傳過程中,譯員按聽到的原語的句子順序,把整個句子切成意群單位或信息單位,再使用連接詞把這些單位自然連接起來,譯出整體的意思。這種翻譯方法為“順句驅動”。如以下句子按順句驅動的原則來譯:“所有人//都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來學習,不論他們是哪個民族、//何種性別、//何種膚色、//只要他們可能接入互聯網。”譯文:“all can study //by relying on internet resource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nationality and sex// provid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同聲傳譯是與原語發言人的發言同步進行的,翻譯活動必須在原語發言人講話結束后瞬間內(或同時)結束。因此,同傳譯員要最大限度地在翻譯過程中爭取縮短翻譯與原語發言之間的時間差。這個時間差越小,譯員記憶的內容就會越多,譯出的信息也就越多。英漢語的語序差別較大,要完全聽明白原語語序、意義之后再進行翻譯則很難跟上原語發言人。因此,“順句驅動是英漢同聲傳譯的一個最大特征。”

(2)隨時調整:調整是同聲翻譯中的校譯過程,是譯員根據接受到的新的內容調整信息、糾正錯譯、補充漏譯的重要環節。如英語中的時間、地點狀語等大多出現在句尾,在使用“順句驅動”進行翻譯時,會出現譯完主句,又出現狀語的情況。如:“i went to holiday inn//for a seminar// at 10 o'clock//yesterday.”按順句驅動的原則,可能這樣譯:“我去了假日酒店//參加一個研討會//在十點鐘//昨天。”加上調整過程,這個句子在實際翻譯中可能會被譯為:“我去假日酒店//參加一個研討會//時間是昨天上午十點。”

(3)適度超前:同聲傳譯中的“適度超前”是指口譯過程中的“預測”(anticipation)技能。就是在原語信息還不完整的情況下,譯員可能要講的內容而進行“超前翻譯”,從而贏得時間,緊跟發言人進行同步翻譯。如在很多會議的開幕式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套話:“……我謹代表……//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并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在翻譯這段話的時候,譯員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在發言人說出“我謹代表……”的時候把整句話都譯出來“please allow me to be on behalf of …to extend to our warnest welcome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onference…”在聽到“預祝……”之后,就應該知道后面要講的是“……本次會議成功”。不善用“預測”技能的譯員很難做好同聲傳譯工作,因為在翻譯過程中要是等到全部信息接受以后再進行翻譯就不是同聲翻譯了。即使翻譯能夠進行下去,也是斷斷續續。聽眾很難接收到完整的信息。

(4)信息重組:信息重組(reformulation)是同聲翻譯的總策略。初學同傳的學員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譯“語言”上,結果經常“卡殼”。因為英漢語的語言差別較大,要做到一一對應地進行翻譯是很難的。因此,在同傳中應遵循譯“信息”的原則。也就是根據原語的住處點在目的語中根據目的語的語言習慣重新組織信息。如在翻譯中遇到以下的原語:“strange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s been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now. a team of marince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but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has arisen in argentina about the theory.”經過信息重組之后可能會以下面的內容譯出:“over a number of years,//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ve been observed//behaving strangely.//to explain this behavior,//a team of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but there has arisen considerabel controversy about the theory// in argentina//”(經過好多年的觀察,人們發現南大西洋的鯨行為怪異。為了解釋這一行為,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但該理論在阿根廷卻引起了爭議。)

(5)合理簡約:所謂簡約(simplification),就是同傳譯員在不影響原文主要信息傳達的基礎上對原文中出現的無法用目的語處理的材料或原文中出現技術性較強的材料,在直接譯入到目的語中很難被目的語聽眾所理解的情況下而采取簡化語言形式、解釋、歸納、概述原語信息的一種翻譯原則。同傳譯員要根據聽眾的背景決定本原則的使用頻率。如果聽眾對于所譯內容比較陌生,譯員對翻譯中出現的術語(jargon)則要最大限度的簡約。如在一次對青少年介紹“歐盟農業政策”的會議上出現了這樣的內容:“if the cif price of produce at the community boarder is below the guideline price as determined under the common market organization, then at levy, which is not a tariff duty, is imposed.”如果“忠實”地譯人到任何一種語言青少年聽眾都會出現聽不明白的情況。使用簡約的原則,可以按如下的內容進行法翻譯:“if farm produce comes into the community at a price below the official community market price,a special agricultural levy is imposed”。(譯文:如果農產品進入歐共體的價格低于歐共體的官方價格的話,就要征收農業特別稅。)

(6)信息等值:“忠實”(faithfulness)一向被認為是檢驗翻譯的標準。但在同聲傳譯工作中,有時很難做到“忠實”于原文,有時雖然忠實于原文,卻得不到聽眾的認同。口譯不同于筆譯,可以足夠的時間去構思、推敲,同聲傳譯要求譯員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重組,使目的語聽眾了解原語發言人的講話內容。因此,在同聲翻譯中,對原語中的字、詞、句有時候很難譯得十全十美,譯員要努力做到的是根據接受的詞、句及語篇內容掌握原語發言人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同時用聽眾很容易理解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要做到整體“信息等值”。

5、如何學習同聲傳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交往越來越多,對專業翻譯,特別是同傳譯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不少外語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希望能在這方面接受一些專業訓練。以下介紹幾種提高口譯專業水平的途徑。

(1)正規專業訓練:正規專業訓練主要是指進入高等學校或專門的翻譯培訓機構接受專業學位(文憑)教育。七十年代以前的同傳譯員大多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專業訓練,主要靠譯員的經驗與天賦,摸索著進行各種各樣的翻譯工作。而今天,翻譯課程已經是許多外語院校的核心課程。專門化的翻譯學院、翻譯系科也遍步世界各地。僅以英漢翻譯為例:英國就有如下學校開設英漢雙語翻譯碩士學位課程: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bath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new castle等;美國加州的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澳大利亞的the university of griffith、新西蘭的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等也開設了英漢翻譯碩士學位課程。在中國,翻譯(包括口、筆譯)一直都是外語專業的必修課程。由于師資的原因,有些高校未能開設口譯課。目前國內較有影響的、開設口筆譯專業方向課程的機構有: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翻譯系、廈門大學外語系等。另外,外交部翻譯室對于錄用的翻譯人員也進行專門化的職業訓練。香港、臺灣開設翻譯學位課程的學校有: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臺灣國立師范大學、輔仁大學等。

(2)在職訓練:很少有譯員一加入到一個機構就可以立刻開如工作的。一些較大的機構都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在職培訓,并且定期給予業務進修,提高業務水平。如中國外交部每年招收的譯員都要在翻譯室培訓中心進行約一年時間的在職培訓,然后才能真正上場翻譯。一些技術性較強的機構、還會對譯員進行專門化的技術培訓。使譯員熟悉工作環境,掌握基本技巧。

(3)自我訓練:提高同聲傳譯技能的另外一條很重要途徑就是自我訓練。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專門化的職業訓練。有些譯員已經在一線工作了很長時間,具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和心理素質,如果了解同聲傳譯訓練的內容和主要方法是可以進行自我訓練的。但同聲傳譯的訓練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學習者一定要有恒心、耐心和決心,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自己的同聲傳譯水平。當然并非人人都可以進行同傳譯的學習,它要求學習者要有扎實的雙語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一定的連續傳譯專業訓練的基本步驟和常用方法。

①影子練習:影子練習(shadowing exercise)又叫原語或單語復述練習。就是用同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發言人的講話或事先錄制好的新聞錄音、會議資料等。該訓練的目的是培養譯員的注意力分配(split of attention)和聽說同步進行的同聲傳譯技能。做影子練習時,開始的時候可以與原語同步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可以在原語開始后片刻,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可以在原語開始后片刻到一句話跟讀原語。跟讀原語時不僅僅是鸚鵡學舌,要做到耳朵在聽(原語)、嘴巴在說(同種語言復述)、腦子在想(語言內容)。在跟讀完一段5-8分鐘長度的講話或新聞之后,應該可以概述出原語的主要內容。在影子練習的后一階段,可以安排“干擾”練習,就是在聽、說同步進行的同時,手也動起來。要求學員從999開始寫起,按倒數的形式往上寫999、998、9997…。影子練習視個人的基礎可以進行3-5周(每周2-4小時)的訓練,練習形式相對自由,在聽廣播、看電視、聽報告時都可以做此練習。學員在練習中產手了想用譯人語同步陳述時就可以轉入下一階段的練習了。

②原語概述:原語概述練習是在影子練習的延續。就是學員用原語跟讀完一段講話內容后,停下來憑記憶力對剛剛跟讀的內容用同種語言進行概述,歸納講話內容的核心思想。如:“on april 8 we have noticed the news of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morihiro hosokawa's resignation.this is an internal affairs of japan. prime minister hosokawa has made a valuable effort to promote sino-japanese friendly relations.we hope that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an continue stable and healthful development.”就可以概括為:“japanese prime minister resigned.we hope this will not have impact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開始做該類練習時,間隔時間可以相對短一點,在學員掌握要領之后再逐漸加長。原語概述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員短期記憶力、邊聽、邊說、邊想(抓核心內容)的習慣。

③譯入語概述:譯入概述練習是在原語概述練習進行一段時間后將概述原語內容用譯人語進行。目的是鞏固聽說同步并逐漸過渡到真正的同聲傳譯。練習時譯員不必過度強調句子結構和具體內容,而是培養用簡練的譯人語傳達原語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點。如:“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continued economic development.here and in hong kong decades of explosive growth have taken a toll on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ffic congestion and deforestation. not only does this discourage further economic investment and encourage industries already here for relocate,but it also makes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guangdong to enter into the nex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可以用譯人語——漢語概述為:“環境保護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去廣東和香港在這方面已有過教訓。//環保是廣東吸引更多投資使經濟更上一層樓的保障。//”

④視譯:視譯(on-sight interpreting)是指同傳譯員拿著講話人的發言稿,邊聽發言、邊看原稿、邊進行同聲傳譯。在練習時,第一步可以找一些有譯文的發言稿,邊聽發言錄音,邊做“同聲傳讀”。逐漸過渡到脫離譯稿只看原文進行口譯。視譯時可以用很短時間對原文通讀一次,了解發言的主要內容并對語言、專業難點做“譯前準備”。

⑤磁帶練習:同聲傳譯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其所涉及到的技巧要靠平時的練習才能為學習者掌握。因此,要在平時做很多的練習才能成為真正合格的同傳譯員。一般正規訓練同傳譯員的機構都要求受訓者除課堂接受的訓練外要進行近300磁帶時(tape-hours)精聽、精練。磁帶練習的內容要豐富多彩、題材廣泛、音調齊全,要包括中英兩種語言。最好是國際會議發言錄音或錄象。在練習時,可以把自己的翻譯錄下來,進行分析,找出不足的地方及誤譯、漏譯的地方。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靠平時的日積月累,靠艱苦練習。 ⑥模擬會議:這一練習主要針對有組織的課堂教學。自學同傳的譯員可以自我組織幾個或更多愛好者一起來做這個練習。練習要求使用同聲傳譯設備。事先給學員布置好模擬會議題目,如:“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口控制與經濟發展”、”互聯網時代的教與學“等、要求學員自己準備5-10分鐘的發言兩面三刀篇(中、英各一篇),由學員自己組織會議、輪流發言、輪流翻譯。這一練習形式不但鍛煉了學員的口譯技巧,同時也使學員掌握了公眾演說技巧——口譯中另一很重要的技巧。

如何掌握英漢口譯的技巧

一:首先要明確:口譯速記的適用范圍。

這點非常非常重要,這決定什么樣的材料是適合用來練習口譯速記的。從樓上一些回答中不難看出很多人存在誤區,例如 新聞聯播、還有專四的dictation,是不在口譯速記范圍內的:

A.新聞聯播:信息量太大,大段的話中間還沒有間隔,這只適用于練習復述或者泛聽,而不是口譯速記。連續聽個10來分鐘,然后再進行口譯,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就想象讓你聽10分鐘不間斷的中文,再去進行復述都存在相當的困難,何況是去進行翻譯,并且口譯的精確度要求是高于復述的。

B.專四dictation:這個考試項目是要求你一字不露,一詞不錯,語法正確的將聽到的詞句完整寫下來,這和口譯的要求差之千里。學過口譯的都知道,正常口譯考試要求的信息還原量約80%,而實際工作可能只有60%,因此這也不是口譯速記應訓練的內容。

一句話說:信息量太大、語速過快無停頓、精準度要求過高的聽力材料,都是不適合練習口譯速記的。我自己認為合適的口譯訓練材料就是:上海中高級口譯教程,以及語速、內容接近上述兩本教材的聽力材料。有人提到了林超倫的《實戰口譯》,這個也是可以的,但我認為起步階段難度太大,里面的話題幾乎都是純政治,而且術語偏專業,你要練習的是口譯速記 而不是找一篇讓自己去做筆譯都不怎么會做的來練習。

二:在練習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已經到了口譯的學習層次,就不用說什么勤背單詞,夯實語法,練習口語的廢話了,連這些都不具備,說英語還怯場,口譯的練習從何談起。

① 口譯速記符號:有人提到了應有專屬個人的口譯速記系統,這是真理,但這個系統的形成如果純靠不斷練習、摸索,那效率絕對是慘不忍睹,這就好像你學習做手撕包菜,還被要求先去學種包菜一樣,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你首先就應找到一個相對完整的前人的符號體系,相對完整的學習他。說相對完整,是由于這個體系里的許多符號都是構筑在那個符號創造者個人的聯想記憶力上,但這未必適用你,舉個例子來說:

某符號體系中,字的右上角畫圈,代表那個部門的人,而字的右下角畫圈,代表那個部門本身。例如 人。是指人力部門,而人加右上角畫圈,則代表人力部門里的職員。我實際應用中經常弄混,而且這個符號對我個人沒有任何的聯想意義,我在后續的練習中就舍棄了這個符號。

許多的符號是需要你去適應的,因為這不是你自己發明的,但有些實在適應不了,用起來實在別扭的,就可以選擇舍棄,因為在做口譯筆記練習過程中,是由不得你去猶豫思考應用什么符號的。

筆記符號可以多參考幾個人,其實大同小異,但有些就是用起來更順手,比如用57代表武器,比WP代表武器更好。同時你也可以在練習中自己創造符號,但完全靠自己創造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關于口譯速記符號,能說的實在太多,這又是一個非常龐雜的問題,我這里只簡單說明。

② 對材料大致內容的了解:包括詞匯以及話題,都可以進行簡單的預習。因為你要練習的,是“口譯速記”,而不是聽力,一篇內容熟悉,沒有太多生詞的材料是初期練習口譯速記的保障。在日后的練習中可以逐漸提高難度,以讓自己適應生詞或者漏聽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口譯。但在起步階段,還是要保證材料你是能大致吃透的。

既然說到詞匯這邊來了,就不得不提一下,口譯對詞匯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一是由于前面提到信息還原量的問題,二是由于翻譯者是你,你不用一板一眼的去翻,例如中國人或外國人說了一堆華麗辭藻的褒義的形容詞,你可以用excellent/great/非常棒/優秀的,這種似乎平常的形容詞來表述,目的同樣達到了。這點從筆記符號上就能看出,你用一個√來代表這些形容詞,再根據自己的詞匯掌握情況翻譯即可。

三:如何練習。

因為是針對口譯速記的練習,這里就省略關于口譯本身的復述、翻譯技巧的說明,而只談筆記的部分。

① 首先是熟悉符號的練習:熟悉速記符號,不同于背單詞,單詞還可以脫離文本去記憶,而符號只可以通過實際練習來進行。在剛接觸符號的時候,你可以隨便找一篇文章,對著原文拿張紙用口譯符號表述,然后拿開原文,看著符號回想剛才寫的內容。

② 進行聽力練習:把 “聽到英文——想對應中文意思——思考用什么符號表述——寫下符號——思考剛才這個符號的代表意義——口譯”的過程縮短為“聽到英文——寫符號——看著符號口譯”

③ 訓練邏輯,學會筆記布局:因為太多人抱怨自己速記的東西最后自己也不認得,因此速記如何做的邏輯清晰(而不是美觀)顯得尤為重要。合理的布局能體現你對這段話邏輯的理解,翻譯起來也會順暢的多。

我認為合理的布局應做到這些要求:

一行不要寫太多字,意群與意群、動作的主語和賓語之間用/或者其他符號斷開。例如,我將在機場接待你,可記成:I/迎 U/@air(這樣寫/貌似是多余的,但實際翻譯中,能讓你更快的確定主謂賓和句子結構)

2. 并列的東西,一個豎行寫下來,一行寫一個,再用大括號括起來

3. 轉折的,可用轉行再接//或者but來表示,不要擠在一起,以免明明否定A肯定B翻譯成了否定A和B

4. 屬于,包含,不屬于等邏輯關系,用數學符號表示最便捷

5. 英語中喜歡用定語從句,如遇到:We should continue developing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requires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你可以記成:we/發展/和社,然后在 和社 下面打箭頭,然后寫 Q/人e/∽

6. 多記名詞,動詞可以根據名詞進行搭配聯想。尤其是長并列句里,例如“發展經濟,擴內內需,增進交往,推動生產”,你只用把經濟,內需,交往,生產用符號表述出來,然后翻譯的時候自己補上動詞即可。

四:英漢互譯區別:經過練習,你會發現聽到的語言為漢語或者英語時,記筆記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直接給結論:

漢譯英:由于是自己母語,熟悉程度很高。在保證不漏掉重要信息的情況下邊聽邊寫,反應速度應該是來得及的,速記和聽力幾乎可以同步進行。

英譯漢:由于是外國語,并且由于其表述規律,你應優先保證聽懂,再把內容速記下來。例如英語中喜歡用各種從句(尤其是定語從句),被動語態,倒裝等句式,如果你邊聽邊寫,筆記會記的一團糟,何況以對外語的熟悉程度,邊聽邊寫本身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關于口譯速記,還包括數字如何記等比較瑣碎的練習項目,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這里也不贅述了。

最后要說,速記只是為記憶服務,這是口譯的重要部分,但一定不可喧賓奪主。聽懂和腦子記住才是王道,速記的內容只是幫助你回憶。越好的口譯員,記的內容越簡練。所以一定不要以“通過速記來完整再現剛才內容”為目標學習口譯速記。

標簽:口譯過程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一
客服電話
  • 1852083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