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英語口譯和筆譯翻譯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哪些工作?2、英語口譯和筆譯的區別3、什么是口筆譯英語專業從事教師的翻譯專業畢業生最多,這也是相對翻譯行業更為輕松和便捷的就業渠道了
另外,從事對外貿易、翻譯、編輯、培訓講師等工作也是可以的
我是翻譯工作者,想說幾句
行行出狀元,有沒有前途主要看您自己了,英語翻譯的收入主要看水平和經驗
初級翻譯的收入 3000 -- 8000元/月居多
中級翻譯月入一般 8000 --- 12000元/月居多
高級翻譯的年收入一般在 15萬 -- 30萬之間的居多
大致收入和對應等級是這樣的,具體也看城市、單位性質等
如果拿下 CATTI 2 口譯和筆譯證書,基本上就等于跨入職業翻譯的大門了;當然,后面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高的,要成長為名符其實的職業翻譯,并不容易,需要更多付出、努力、堅持
機器翻譯和人工智能會取代初級甚至部分中級翻譯,但很難取代高級翻譯,隨著機器翻譯的進步,以后的翻譯模式也將轉為“機器翻譯 +人工審校”的新模式
區別:
1 難度不同:
說到口譯與筆譯的難度,首先應明白其發展背景是不同的,筆譯是在口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之后筆譯發展比較迅速。筆譯與口譯存在著不同的標準、模式,尤其是近幾年口譯標準相繼出現,豐富了口譯標準。
2 要求不同:
在英語中,從事筆譯的人被成為translator,而從事口譯的人則被稱作interpreter。不論是筆譯還是口譯,都是用一種不同的語言來解釋和再現原話的意思內容。
口譯因為是現場工作,壓力較大,而筆譯相對而言要求的準確性較高。所以,口譯與筆譯對譯員的要求不是太相同。
3 形式不同:
筆譯形式筆譯是通過筆頭,即書面或文字形式,把一種語言表達的思想內容用另一種語言來再現。口譯則是通過口頭的形式,把一種語言表達的思想內容用另一種語言來再現。口譯是一種特殊的口頭交際手段,其任務是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交談者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使交談雙方感覺不到語言障礙而自由地進行思想交流。
口譯形式:口譯就其工作方式而言一般可分為即席翻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兩大類。講話人說完一句話、一段話甚至一整篇后,由譯員在現場立即譯給聽眾的口譯方式就叫做即席翻譯,也稱交替傳譯或連續翻譯。講話的時間可以從幾秒(幾十個字)到幾分鐘(幾百乃至幾千個字)不等。講話與翻譯交替進行。
擴展資料:
該考試分為筆譯和口譯兩大類,各含三個級別。
考試合格者可分別獲得初級筆譯證書、中級筆譯證書、高級筆譯證書;初級口譯證書、中級口譯證書、高級口譯證書。
●初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就一般難度的材料進行英漢互譯,能夠勝任一般性文件或商務等方面材料的翻譯工作。
●中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就普通英漢原文材料進行互譯,能夠勝任一般性國際會議文件、科技或經貿等材料的專業翻譯工作。
●高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擔任大型國際會議文件及各種專業性文件的翻譯、譯審及定稿工作,能夠承擔政府部門高級筆譯工作。
●初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承擔一般性會談或外賓日常生活的口譯工作。
●中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承擔一般性正式會議、技術或商務談判,以及外事活動的專業口譯工作。
●高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擔任國際會議的口譯或同聲傳譯工作,能夠承擔政府部門高級口譯工作
考試的各個證書是相對獨立的,通過任何一個證書考試都可獲得相應的證書。一級口譯證書考試分為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者皆合格者才能獲得證書。四級筆譯和口譯均合格者將獲得四級翻譯證書,筆譯或口譯單項考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獲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放的單項合格成績通知單;四級考生的單項(口譯或筆譯)合格成績可以保留到下一考次。
筆譯和口譯均采用百分制記分方法。一、二、三級總分達到70分以上(含70分),且各部分得分率均在60%以上(含60%)者為合格。四級筆譯和口譯單項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人發[2003]21號)的精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導下,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以下簡稱“中國外文局”)組織實施與管理。
根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中國外文局組建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擬定考試語種、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考試命題,研究建立考試題庫等有關工作。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負責該考試的具體實施工作。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口譯 百度百科-筆譯
口筆譯英語專業就是英語翻譯,英語翻譯有筆譯,別人給一些英語文字材料,翻譯成中文。
口譯就是一個外國人和一個中國人說話,中國人不懂,可以將外國人說的話用中文表達出來,告訴中國人,將中國人說的中文翻譯成外語,用外語告訴外國人。
口譯和筆譯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才能考的。
口譯就是真人當面口頭翻譯,當場翻譯就像平時我們看到的翻譯一樣
筆譯就是指翻譯書面資料等,把英文書面的資料翻譯成中文的書面資料
一、口譯概述
口譯并非是對單詞進行口頭翻譯,它是用目標語為別人準確地揭示和說明講話的意思。口譯就是交流,即對原話進行分析,并把它譯成聽者能聽懂的形式。因此譯員不是研究語言某一特定方面的語言學家,他是對其工作實踐中使用的語言掌握了豐富的、直觀的知識。語言是工具,是交流的手段,而決不是最終目的。
二、口譯分類與過程
1.口譯分類
口譯基本上分為兩種:即席口譯與同聲翻譯。
同聲翻譯,有人稱之為同聲傳譯或同步翻譯,是譯員將講話者所說的內容連續不斷地傳譯給聽者(眾)的口譯方式。同聲翻譯可視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
1)視閱翻譯:視閱翻譯或視譯是譯員事先拿到講稿,以正常的速度不間斷地將全文翻譯給聽眾。
2)耳語翻譯:譯員將講話內容輕輕地在耳邊傳譯。這種方法通常在國家領導人或高級政府官員會談時使用。這一方法往往適用于個人而不是群體。
3)電化傳譯:譯員在裝備先進電化設備的會場,通過耳機和話筒進行收聽和翻譯。
口譯按場合、目的分為:會議口譯(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談判口譯(interpretation for negotiations)、生活口譯(everyday life interpretation)、視閱口譯(sight interpretation)、耳語傳譯(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電化傳譯(video-aid interpretation)、導游口譯(guide interpretation)。
口譯除了即席翻譯和同聲翻譯兩大形式外,根據其翻譯的方向可分為單向式和雙向式。單向式是譯員將來源語直接翻譯成目標語;雙向式是譯員交替用來源語和目標語為操不同語言的交際雙向翻譯。即席翻譯可以是單向式也可以是雙向式;同聲翻譯往往是單向式。
2.口譯的過程分三步
1)聽到具有一定含義的語音聲。通過分析、解釋,理解這語言,領悟其含義。這一階段,我們不妨稱之為“輸入階段”或“接收階段”。
2)迅速審慎地丟開來源語的措辭并快速記住來源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概念或見解等。這一階段,我們稱之為“理解階段”或“速記分析階段”。
3)用目標語完整、準確地譯出原意,并使聽者聽懂。這一階段,我們稱之為“輸出階段”或“轉換表達階段”。
三、口譯的標準
口譯是將一種語言形式轉化成另一種語言形式,涉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口譯最基本的標準是速度和準確。由于口譯的時間性、現場性、即席性等因素,因而在翻譯的過程中速度要快,節奏感要強。速度的快慢取決于譯員對來源語的理解能力以及目標語的表達能力。不管目標語是譯員的母語還是非母語或本族語,譯員對這兩種語言都必須熟練掌握,運用自如。對語言掌握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到翻譯的流利程度和速度。
口譯的另一標準是準確。如果譯員只追求速度和流利程度而忽視了準確性,那口譯的質量難以保證。所以,準確性在口譯中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準確無誤地將一方講話的內容傳遞給另一方,才能真正達到口譯的目的。做到快而準。口譯準確的范圍涉及內容(包括主題、論點等)、措詞、語法、語調等。高質量的口譯應該是用另一種語言對原文內容的再現,而并非篡改原文或使譯文面目全非。
譯員必須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加強訓練,積累經驗,避免口誤、語病,把握語速,在實踐中學習成長,這樣才能準確傳遞信息。
四、口譯特點
1)口譯依靠視聽獲取信息,而筆譯更多的是以讀為主獲得信息。
2)口譯是一種即席性很強的語符轉換活動。口譯工作者從事的活動,大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行。這既要求口譯工作者具有很強的即席反應能力,又要求譯者具有高超的臨場發揮水平。
3)從某種意義上說,口譯是一種獨立性很強的交流活動。譯員是雙重符號轉換的“中介人”,語符轉換的特點,更多的是“一語即出,駟馬難追”,譯語不可能隨意收回。
4)口譯是一種集視、聽、寫、說、讀之大成的綜合性語言操作活動。“視”是指譯員的觀察能力。用以觀察非語言因素,如:面部表情、手勢體姿等。“聽”是指譯員的聽音會意能力,能掌握雙方的地方口音、語速、停頓等。
5)口譯是一項緊張的活動。其緊張可能來自講話者的語速,也可能來自某些場合和氣氛,如面對眾多的中外記者,面對交流的雙方等等。這些可能會給譯員,尤其是沒有經驗的譯員造成壓力,產生緊張情緒。
6)口譯作為信息交流和交際傳播的一部分,其信息覆蓋很難有一個限定的邊界。從其特點來看,譯的內容廣泛涉獵,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容。因此,譯員須有扎實的語言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質、嫻熟的語符轉換技能,更須有一定的口才、良好的口譯技能。
五、譯員的基本技能
譯員應具有語言技能、知識技能、分析技能、理解技能、概括技能、表達技能和交流技能等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譯員還需經過專門的學習和培訓,具備一定的職業素質。
1.責任感強
譯員必須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既要保守交談雙方的秘密又要對雙方負責,在公眾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提高國家的聲譽,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
2.基本功扎實
譯員不僅應對自己的母語運用自如,而且必須熟練掌握非本族語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說,譯員需具備扎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基本功,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還必須掌握口譯的一些基本技巧。
3.知識淵博
譯員應博覽群書,積累知識,拓展知識面。對與該語言有關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地理風貌、風土人情、文學名著、著名人物以及政治時事、經濟貿易、外交政策、科學技術等都應有所了解。只有廣泛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翻譯時得心應手。
4.思維敏捷
國際會議規定,同聲傳譯要達到每小時譯90m左右英文字,即席翻譯要達到每小時譯50叩字。它們的速度分別是筆譯的30倍和17倍。如此快的速度要求譯員頭腦冷靜,迅速地把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遇到個別未聽懂或沒聽清楚的詞,或者遇到一些難點,切忌驚慌,可根據具體語境,靈活譯出。
5.理解準確
理解就是要懂得講話者所講的全部意思,而不是僅僅懂得只言片語。在口譯過程中,不僅要抓住講話者的思路、基本意思和意圖,而且還要了解講話者的發音,注意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區別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發音特點。準確理解,應變力強。
6.記憶力超強 ·
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對于口譯者來說都十分重要。首先,口譯時譯員需要短期記憶講話內容,如果忘記了講話者所講的內容,口譯則無法繼續下去。其次,由于譯員不能在現場查閱詞典、書籍、資料等,因此,譯員的大腦中必須長期儲存大量的詞匯、成語、典故和與該語言有關的豐富知識,并借助于口譯記錄這一輔助手段,有效地做好口譯。此外,口譯中有時還會出現許多數字,也需要很強的記憶力才不至于混淆。
7.表達流暢
譯員應將聽到的講話用另一種語言清楚明白、通/頃流暢地表達出來。不僅要口齒清楚,而且應避免“嗯、啊、這個、那個”之類的口頭語。語速要不緊不慢,學會斷句。盡量使用短句,避免使用特別長的定語從句。語音語調不要做作,要自然、生動地表達講話者的意思。
六、口譯技巧
1)獲取信息:譯前譯員應了解講話人要講的大致內容,事先作好準備。
2)準確理解:譯員對所接收的信息準確理解。
3)思維活動:思想和語言密切相連。思想內容決定用詞和語調,并且只有在痞言和語調中才能得到體現。
4)說想結合:人們在說話過程中,是邊想邊說,邊說邊想,說話一句一句,通過許多單句,才能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想法。
5)精力集中:精力不僅應集中于講話內容上,而且應集中到表達方式上。
口譯有諸多技巧,需要譯員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和掌握。
標簽:專業口譯筆譯